摘要:背靠五象嶺,面朝五象湖,自治區行政中心、廣西城市規劃建設展示館、廣西銅鼓博物館、廣西美術館等即將坐落在這樣的環境里。由南寧市規劃局組織編制的《自治區重大公益性項目控制性詳細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日前已完成,并獲得南寧市政府批復?!兑巹潯芬虻刂埔耍岢隽恕?/p>
背靠五象嶺,面朝五象湖,自治區行政中心、廣西城市規劃建設展示館、廣西銅鼓博物館、廣西美術館等即將坐落在這樣的環境里。由南寧市規劃局組織編制的《自治區重大公益性項目控制性詳細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日前已完成,并獲得南寧市政府批復?!兑巹潯芬虻刂埔?,提出了“顯山、露水、透綠”的打造理念。那么《規劃》范圍如何?具體項目有哪些?它們是怎樣布局的?10月24日記者進行了相關的采訪。
重大公益性項目位于哪兒?
按照《規劃》,自治區重大公益性項目位于“北至五象嶺第五峰,東以平樂大道為界,南至玉洞大道,西到江北大道延長線”的范圍內,規劃總用地面積約為549公頃,其中五象嶺森林公園為82公頃,人口容量約為兩萬人。
按照規劃目標,這個區域將建一個以公益性項目為核心,集文化交流、行政辦公、商貿、旅游休閑、居住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新區。
這里有廣西城市規劃建設展示館、廣西銅鼓博物館、廣西美術館(以下簡稱三大場館)等場館,它們將是該區域地標性建筑。旨在以這些重大城市建設項目為背景,來提升五象新區土地、旅游、文化價值,并借助于它們的輻射帶動城區的建設。
規劃區結構如何?
規劃區由“一園、一軸、多組團”構成。具體為:一園即中央公園,由湖面、水系、綠地構成;結合周邊公益性項目,形成一個市民游憩、游客觀興的場所,屬市級開放性公園;分北、中、南三大部分,總面積約156公頃;以山、水為特色,體現南寧山城、水城的特點,并保留起伏的丘陵,營造山地丘陵公園。
一軸:位于規劃區中部,貫穿南北的綠化景觀主軸;長2.3公里,結合地形,由南往北逐級升高,將主要建筑、湖泊與中央公園連為一體,奠定規劃莊重、大氣的景觀空間格局。
多組團:從北到南依次為自治區行政中心、商務辦公組團、文化組團(內有三大場館以及南寧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南寧市圖書館等)、公益性項目組團、金融組團、民俗組團和商住組團等。各組團以起伏丘陵為基礎,用道路、水系和綠地作分隔,依山就勢而建。
各大項目是怎樣布局的?
自治區行政中心布置于五象嶺第五峰以南、中軸線的北端、依山就勢坐落在150米高程的山坡上,背山面水,俯瞰新區,占地面積48公頃(合720畝)。
三大場館采用“一館一場一街形成一組團”的形式布局,位于中軸東、西兩側,這樣有利于中央公園文化氛圍的形成和城市地標性建筑的展示。
金融街位于平東大道西側,規劃區域的東北部;民族風情街位于中軸的東面、南面,以廣西銅鼓博物館和民族廣場為起點,呈環形放射狀布置;文化街位于中軸的西面、南面,以廣西美術館和藝術廣場為起點,呈環形布置。
南寧市市民服務中心、青少年活動中心和南寧市圖書館圍繞南面的五象湖集中布置,環境優美、交通便捷;南寧市檔案館布置于規劃區西北部,臨近中央公園,辦公環境安靜。
商務辦公組團位于規劃區西北部、江北大道南延長線東側;商住組團布置于平樂大道以西、金融組團以南,可起到集聚人氣的作用;賓館組團位于南面五象湖東側、玉洞大道北面,將建成環境優美的服務區。
該區域自然資源如何?
規劃區位于南寧市東南面,處于五象新區核心區,北臨邕江,往東可達桂海高速公路,隨著玉洞大道、平東大道等城市主干道的建成通車,將為五象新區與南寧市區及周邊各區提供便捷的交通聯系。
五象嶺位于五象新區中西部,呈東西走向,其中第五峰是五象嶺的次峰。規劃區海拔在120~150米之間,良慶河水系、楞塘沖水系擁有的水塘、溪流等分布其間,這些自然資源為山體、水體景觀的打造提供了前提條件。
為此,《規劃》提出了“顯山、露水、透綠”的理念,意思為要尊重自然地形,保持原有丘陵地貌和植被,建筑要依山而建,同時利用溪流及洼地營造水系,以最大限度的減少對地形環境的破壞,使自然景觀與人為景觀達到和諧統一。
《規劃》如何體現綠城特點?
《規劃》怎樣體現綠城的特點呢?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綠地水域包裹,景觀資源豐富”。規劃區北靠五象嶺第五峰、西鄰五象嶺森林公園,往北、南可眺望邕江、良慶河,規劃區域山坡起伏、溪流蜿蜓、植被良好,景觀資源得天獨厚。
《規劃》更加突出了綠城的特點。從示意圖中可以看出,建成后的這些重大公益性項目不但有山體、有水域,更有“綠”。根據《詳規》,區域內綠地總面積達190公頃(合2850畝),占建設用地的41%左右,主要是中央公園面積很大,市民以后又多了一個休閑娛樂之處。
廣西金源置業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桂ICP備050092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