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寧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修訂后)》(以下簡稱《總體規劃》)近日獲國務院原則同意。《總體規劃》具體如何?提出哪些具體的設想?與老百姓有何關系?10月18日,南寧市規劃局召開媒體說明會,局長封寧就相關問題做了通俗解讀。 如何理解城市規模?《總體規劃》的…
《南寧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修訂后)》(以下簡稱《總體規劃》)近日獲國務院原則同意。《總體規劃》具體如何?提出哪些具體的設想?與老百姓有何關系?10月18日,南寧市規劃局召開媒體說明會,局長封寧就相關問題做了通俗解讀。
如何理解城市規模?
《總體規劃》的規劃區是6559平方公里的范圍,而城市建設用地只有300平方公里
解讀:《總體規劃》中提到要“合理控制城市規模”。如何理解這個概念?封寧說,通俗解釋是建成區的人口和用地。它不包括在南寧短期逗留的流動人口,但包括城中村的農業人口。
這里有幾個概念要弄清楚。城市建成區=城市建設用地總和=中心城區(指設有街道辦的區域);它不等于城區,城區指的是南寧市的6個城區,包括廣大農村地區。規劃區=6個城區的總和,但不等于城市建設用地總和。
換言之,《總體規劃》的規劃區是6559平方公里的范圍,而城市建設用地只有300平方公里。
目前南寧現狀建設用地約為215平方公里,到“300平方公里”還要發展85平方公里。前20年南寧城市建設用地大致為:2000年為100平方公里,2010年為200平方公里,每10年增加約10平方公里。
“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有何區別?
人口在100萬以上是特大城市,“超大城市”比特大城市還要大
解讀:前不久,自治區政府通過有關決定,提出南寧、柳州將建設超大城市。“超大城市”在城市規劃的文本未有提及,一般的提法是人口在10~20萬之間的是小城市,人口在20~50萬之間是中等城市,人口在50~100萬之間是大城市,人口在100萬以上是特大城市。
“超大城市”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曾在2009年的《城市藍皮書》發布會中提出的:截至2008年末,中國城鎮化率達到45.7%,擁有6.07億城鎮人口,形成建制城市655座,其中百萬人口以上特大城市118座,超大城市39座。從此可以理解,“超大城市”比“特大城市”還要大。
打個比方說,五星級飯店目前是飯店等級中的最高等級,“超大城市”的提出,相當于提出了要建“超五星級飯店”。
南寧江南的發展有什么樣的機遇?
要在南岸再造一個新南寧,著重發展物流、加工等
解讀:《總體規劃》在空間布局上提出“一軸兩翼”、“一江兩岸”、“重點向南”,看似簡單的幾個詞組,對于江南片區的發展前景來說意義非凡。
以前南寧的發展主要在江北。根據城市發展的需要,最終要把江南片區建成與江北一樣,江南、江北比翼齊飛。屆時邕江不再是城市的“邊際線”,而是南寧的核心區。換言之,就是要在南岸再造一個新南寧。
按照《總體規劃》,江北是傳統的中心區,生態敏感性較強,因此設定建設的標準也較高,將著重發展教育、旅游等,原來的工業企業將按無污染、清潔型的要求轉變,這里將建成綠城一個標志性的區域,與高峰嶺、大明山形成“綠色屏蔽”。
規劃為江南片區的環保設計了一定的容量,這里將以產業發展為主,著重發展物流、加工等,將與北部灣區域聯動,形成一條產業發展帶,有污染的企業將遷出南寧市區以外。之所以這樣布局,“主要是不讓產業牽制南寧成為綠城,但也不能因綠城而限制產業的發展”。
南寧的“多中心”是指什么?
主要是以朝陽商圈為中心的舊城,埌東、鳳嶺片區,五象新區
解讀:按照《總體規劃》,南寧市中心城的發展模式是“一軸兩帶多中心”,這里的多中心主要是“三中心”,它們的功能各有側重:以朝陽商圈為中心的舊城,以商業、金融、旅游服務為主導功能;埌東、鳳嶺以公辦、商務和會展為主導功能,目前的商業配套也非常齊全;五象新區則以行政辦公、體育休閑、文化娛樂為主導功能。
目前國內很多城市都是一個中心,這猶如“攤大餅”,有利有弊。南寧不一樣,受地形地勢的影響,分成了3個中心,這樣的布局對城市發展有好處,但對目前的路網狀況是一個沖擊,因為鳳嶺片區、五象新區都在外環以外,這就要求各中心之間必須有高速路進行連接。
《總體規劃》對交通有何設想?
埌東客運站或許挪“新窩”,將建“四橫四縱”8條快速路穿梭于各中心
解讀:埌東客運站雖然面世不到10年,但大家已表示了擔憂。是否要搬走,取決于另一個新建客運站的承載能力,那就是南寧火車東站,它將成為南寧最大的客運中心。它的“出生”將為埌東客運站分流部分客流。如果分流過后,埌東客運站能消受得了,將繼續保留;如果仍消受不了,將另挪“新窩”——鳳嶺南、現狀高速公路的邊上,《總體規劃》已預留了位置。
現狀高速公路環周長80公里,圍合面積400平方公里,里面有水系、山體、空地等,按照《總體規劃》“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在300平方公里以內”的要求,將會突破高速公路環。而環的西北、西南面都是山區。所以南寧市向東、向南擴張是主要方向。
新擬定的高速公路環周長120公里,圍合面積900平方公里,足夠南寧市作為“北部灣經濟區中心城市”發展的需要。外擴的高速公路環已進入全面動工階段,估計兩三年的時間即可建成。另外,航空、港口的相關規劃、建設也已進入實際性階段。
《總體規劃》對于南寧市內的交通也有具體設想。目前南寧市東西跨度約40公里,南北跨度30公里。按照約800米設置一個紅綠燈的慣例,從東到西要設置40多個紅綠燈,至少要走1個小時。但如果是快速環道,由于不設紅綠燈,按80公里/小時的速度,只要半小時即可到達。
作為特大城市,高速路必不可少,但也要適可而止,建多了也破壞城市原先的風貌。《總體規劃》提出了將建“四橫四縱”8條快速路,基本可以解決各中心之間的行路難問題。相信至規劃期滿,南寧的交通狀況將大大好轉。
如何為民族大道減負?
鳳嶺南路將建成快速路,形成第二條重要的分流通道
解讀:民族大道穿過南寧市區,又因兩邊綠樹成蔭,是南寧市民的驕傲,也是南寧市的名片。但由于沒有與它“并肩戰斗”的道路,所以它很辛苦。
按照最早的規劃,鳳嶺是非建設用地,原來的規劃是生態型住宅區,即適合建一些低矮的樓房,比如別墅之類的。所以當時規劃的路網也因山就勢,彎彎曲曲。前幾年城市向東發展的態勢十分明顯,但民族大道的兩側卻沒有建設與之平行的路。高檔小區、辦公樓宇越來越多,出城的必須通道,加上兩邊沿線單位和居民區出入,使得民族大道不堪重負。
東葛路延長線的開通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民族大道的壓力。按照《總體規劃》,鳳嶺南路將建成快速路,形成第二條重要的分流通道。同時還將引進高科技手段,應用各種交通提示系統對路況進行即時播報,通過交通管理的手段最大程度地緩和交通壓力。
廣西金源置業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桂ICP備050092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