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預計7000萬人次參加的世博機遇要如何把握?怎么利用世博“廣西主場”來做經濟文章?8月3日,自治區政府主辦的“深化廣西與長三角面向東盟合作發展論壇”在上海開幕,當場簽約12個合作項目,投資額超28億元。 廣西優勢能解長三角之“痛” “廣西與長三角其實并不陌生,早在300多…
廣西優勢能解長三角之“痛”
“廣西與長三角其實并不陌生,早在300多年前就結下了淵源。”自治區旅游局副局長芮宏就找到了一個雙方合作愉快的例子:300多年前,江蘇人徐霞客從桂林全州進入廣西,開始了他的廣西之行,并寫下了記述游歷廣西的《粵西游日記》,占了《徐霞客游記》約三分之一的篇幅,可謂是最早的廣西形象推廣大使。
|
視線回到300多年后的今天,廣西與長三角相隔頗遠,雙方的合作有什么優勢呢?一份由自治區政府駐上海辦事處與上海社科院長三角聯合研究中西進行的《深化廣西與長三角合作的戰略意義與路徑對策》擺在了雙方企業的面前。
長三角地區正面臨著困難:工業發展開始遭遇土地、勞動力等生產要素供給趨緊、企業商務成本不斷提高、資源環境約束矛盾日益突出。廣西的優勢卻在不斷增加:少數民族政策、西部大開發政策、沿海開放政策和保稅區政策,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成又是一個分量十足的砝碼,加上資源豐富,毗鄰東盟,正是勞動密集型、固定資產投資密集型產業發展的理想區域,雙方的互補性特征很明顯。
長三角企業開始深入研究廣西
商人的觸覺總是最敏銳的,不少長三角企業其實已經有所行動了。上海復星集團涉足醫藥領域,總裁汪群斌在介紹與廣西企業合作的成功經驗時說,當時就是看準了廣西在中藥材資源方面的巨大優勢,于是先后與廣西花紅藥業、南藥集團開展合作,并與南藥集團合作推動藥品青蒿琥酯獲得了國際標準認證。汪群斌說,通過在廣西的投資,就能借助廣西的區位優勢向東盟市場輻射,這對企業的長遠發展很有好處。
汪群斌建議,長三角的企業應該從現在開始好好地把廣西給研究透,這是一片投資的熱土。實際上,已有不少長三角企業充當了“先行軍”,據統計,2001年至2009年,長三角地區“一市三省”企業在廣西合作投資項目2100多個,總投資超過1880億元。
上海臺商也愿“泛舟”北部灣
|
此次論壇還引起了上海臺商的濃厚興趣。記者在現場注意到,在介紹廣西的投資優勢時,臺下的一位嘉賓聽得特別認真,他是上海臺商協會副會長屠世明。他告訴記者,今年7月,自治區黨委書記郭聲琨率領廣西經貿文化代表團訪臺,使臺商對廣西有了很好的印象,臺商希望對廣西有更深入的了解。
屠世明說,在長三角發展的臺商有很多,近年來明顯感覺到生產成本在提高,尤其是人工、物流等方面。論壇上展示的廣西地理、資源優勢讓他特別感興趣,希望利用世博廣西周的機會,對這些優勢進一步評估,他還打算前往廣西實地考察。雖然世博廣西周剛剛開幕,他已經看出了一點眉目,認為廣西的少數民族多,文化遺產多,在文化創意產業方面應該有所作為。
當天,廣西與長三角企業共簽約合作項目12個,投資額超過28億元。
廣西金源置業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桂ICP備050092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