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是南寧市打造“中國水城”歷程中的重要一天。在這一天,交通日流量近2萬輛次的碧湖路開始實行臨時交通管制,意味著南寧市將南湖與竹排沖連通的想法由構想向現實邁出了重要一步。當天,記者還從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由該廳組織編制的《廣西南寧市“中國水城”規劃…
昨天,是南寧市打造“中國水城”歷程中的重要一天。在這一天,交通日流量近2萬輛次的碧湖路開始實行臨時交通管制,意味著南寧市將南湖與竹排沖連通的想法由構想向現實邁出了重要一步。當天,記者還從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由該廳組織編制的《廣西南寧市“中國水城”規劃建設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已經出臺。根據《意見》,南寧市應以“一江四湖”作為水城最直觀的總體形象。此外,為了保障水城用地需要,提出實行“濱水地帶建設土地退讓”等規定。
總體形象為“一江四湖”
桂林有“兩江四湖”,以其妖嬈璀璨的景色迷醉了中外游客,給過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與之相似的是,根據《意見》,南寧市應當以“一江四湖”來作為吸引游客的法寶。
《意見》明確了南寧市水城建設的主要任務,也就是通過規劃“一江四湖”——在邕江市區段、南湖(南湖—民歌廣場—竹排沖)、五象湖(五象新區規劃市民中心湖區)、相思湖(可利江)、心圩湖(心圩江)等城市中心區重點水域,規劃“一江四湖”5個大型河湖主題公園,以構建“中國水城”最直觀、最重要的總體形象。
此前南寧市提出過將邕江上游老口水庫的水引入城市內河的想法,這一做法有利于提高內河水位,還可以讓內河水“靈動”起來,但是不免讓人擔心會增加防洪排澇負擔。記者了解到,經過論證分析后,在最新出臺的《意見》中“引水入城”這一想法得到了肯定。
濱水地帶要“土地退讓”
在新建景觀項目之時,最讓市民擔心的是,一些原屬于社會共享的資源可能會成為成少數人的“專利”。為防止這一現象出現,此次《意見》中提出,南寧市應當制定“濱水地帶建設土地退讓”的規定。也就是說,規劃新建濱水居住小區、公共設施必須保持一定的離岸后退距離,這樣一來才能保證岸邊的水景觀為社會共享,從而不會因為少數利益需求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目前南寧市的開發建設不斷加快,各種類型的建設項目都需要上馬,如何才能保障水城建設用地?《意見》提出,在實行土地用地指標適當傾斜的同時,對于水域、綠地、碼頭、游步道等無地面建筑的建設用地,可探索研究集體建設用地流轉、土地儲備的相關辦法。
禁止建設高耗水景觀
水上游憩如何保證安全,也是市民關心的問題。根據《意見》,將來在水上和濱水區開展旅游項目時,應有專門的安全保障措施。應當制定水上游憩安全應急預案,預備安全救護設施,并與統一的應急指揮中心系統銜接。
此外,為防止鋪張浪費的現象出現,《意見》強調,禁止發展高耗水產業和建設高耗水景觀。為保證安全,還應嚴格控制地下水開采,防止地面沉降。在城市規劃與新城區建設中,需防止以犧牲水環境和水面積為代價換取短期利益。
2020年建成“中國水城”
南寧水城建設,已經強力啟動。按照《意見》中的規劃,市民今年就可以看到進展——南寧市應在今年基本完成南湖、相思湖、心圩湖等3大河湖主題公園的建設。
據了解,南寧市水城建設將分3期,近期建設集中在今年,中期建設由2011年至2015年,遠期建設由2016年至2020年。中期建設將建成邕江水利樞紐與主要引水入城渠道,完成邕江(邕江市區段)、五象湖(五象新區規劃市民中心湖區)兩大河湖主題公園建設,實現市區主要河(渠)、湖泊的通航目標。遠期建設將全面完成中心城內河與湖塘水系整治。
廣西金源置業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桂ICP備050092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