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月20日,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在南寧舉行新聞通報會,通報了近期實施的涉及民生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政策措施的有關情況。其中,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跨省接轉養老保險等措施,切實提高了老百姓的社會福利待遇。新農保試點進展順利近期以來,我區在14個市里分別選出…
1月20日,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在南寧舉行新聞通報會,通報了近期實施的涉及民生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政策措施的有關情況。其中,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跨省接轉養老保險等措施,切實提高了老百姓的社會福利待遇。
新農保試點進展順利
近期以來,我區在14個市里分別選出一個試點縣(市、區),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以下簡稱新農保)試點工作。這14個試點縣(市、區)分別是:武鳴縣、興安縣、柳江縣、蒼梧縣、北海市銀海區、欽州市欽北區、東興市、貴港市港北區、田陽縣、天峨縣、武宣縣、賀州市八步區、憑祥市和玉林市玉州區。
據了解,一部分工作進展快的縣已經開始受理符合條件的農村居民參保繳費,并為符合領取養老金條件的農村居民發放了養老金。其他的試點縣(市、區)也在抓緊工作,力爭在春節前把新農保養老金發放到符合領取條件的農村老人手中。
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提高
根據統計數據,截至2009年12月,廣西共有115萬企業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月人均養老金待遇約1100元。
從今年1月1日起,我區繼續為企業退休人員調整基本養老金,本次調整仍然采取普遍調整和特殊調整相結合的方法。普遍調整標準超過2009年我區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的10%,約為120元,也就是說,2010年我區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將達約1220元。另外,在普遍調整的基礎上,向具有高級職稱的企業退休科技人員、1953年底以前參加工作的人員、原工商業者和居住在艱苦邊遠地區的企業退休人員給予適當傾斜。
跨省接轉養老保險即將實施
廣西有600萬人跨省務工就業,其中在廣東省就業的就有500萬人。《關于轉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的通知》(以下簡稱《暫行辦法》)的出臺,對他們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
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蔣明紅介紹說,春節前后是外出務工人員工作變動和人員流動的高峰期,我區將通過一系列措施,盡快落實《暫行辦法》,對轉回廣西各市縣的養老保險關系做到無障礙接轉。廣西跨省務工人員只需出示參保經辦機構出具的證明就能辦理手續,具體資金的轉接,由轉出地、轉入地的經辦機構承辦。
同時,我區對流動就業人員的基本醫療保障關系轉移接續也準備盡快研究出臺相關政策,并從2010年7月1日起實施。
繼續實行“五緩四降三補貼”
2009年,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減輕企業負擔,我區出臺了“五緩四降三補貼”政策,允許困難企業在一定期限內緩繳5項社會保險費,階段性降低4項社會保險費費率,為用工企業提供社會保險補貼、崗位補貼、職業培訓補貼,鼓勵企業穩定和擴大用工。
據統計,我區有14個市降低了企業繳納基本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費率,其中基本醫療保險費減征7億多元,生育保險費減征9000萬元,失業保險費減征3.41億元,工傷保險費減征3900萬元。
為繼續幫助受到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的企業穩定發展,我區決定2010年繼續執行“五緩四降三補貼”政策。在同等條件下,政策將向中小企業傾斜,優先審核批準;簡化審批程序,對困難企業不再設定新的審批條件,2009年被認定為困難企業的,今年繼續納入政策范圍。具體措施為:
一是允許困難企業在一定期限內緩繳社會保險費,緩繳執行期為2010年之內,企業緩繳期限最長不超過6個月。
二是階段性降低4項社會保險費率。在2009年之內失業保險基金支付能力在12個月(含)以上的,單位應繳納的失業保險費費率降低50%。企業應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費率可在15%的幅度內、生育保險費費率可在30%幅度內降低。對安全生產形勢良好的用人單位,工傷保險費費率降低20%。
三是統籌安排基金用于困難企業社險補貼和崗位補貼,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6個月。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選擇到中等職業(技工)學校就讀的,可給予一個月的失業金領取地最低工資標準的150%的補助。
廣西金源置業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桂ICP備050092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