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最初的一個設想,化為一本圖文并茂的規劃研究方案,這意味著南寧市城市發展“重點向南”不再只是概念性的構想。南寧市為“重點向南”戰略量身打造的規劃已經成形。在規劃研究方案中,南部地區將延續目前的發展趨勢,以組團為發展重點,形成以加工、制造、物流產業為主的產業…
規劃不僅體現中心城‘重點向南’戰略,還更多地考慮與北部灣的港口城市在空間、產業上協調銜接。
由南寧市城市規劃設計院與南寧市城市規劃研究中心共同編制的《南寧市南部地區發展戰略規劃研究》(以下簡稱《規劃》),日前獲得原則性通過,已經送至南寧市政府審批。根據《規劃》,南部地區的發展將形成“一核、四極、兩廊、三軸”的空間結構布局。
【發展格局】
南部地區以工業和物流為主
展開南寧市的地圖,我們可以看到邕江以南已經分布有不少的工業用地。由西向東一一數來,分別有南寧經濟技術開發區,良慶經濟開發區,規劃建設中的五象新區的物流、制造業基地,邕寧東部工業集中區,乃至橫縣境內在建的六景工業園。而向南沿機場高速路延伸,還有在建的明陽工業區。
基于南寧市目前工業發展薄弱的現狀,規劃設計者結合從城市長遠發展考量,在規劃中進一步強化和明確南部地區以工業、物流為主的發展格局。
南部工業用地沿城市外圍東西向布局,恰好與城市北部設置的高新技術產業用地,共同形成一個倒“八”字形用地布局。在南北兩個工業地帶中間,平行設置的是居住及其他服務功能的用地,均與南寧市常年主導風向平行,可較好地解決城市工業用地可能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
【空間布局】
“一核”“四極”“兩廊”“三軸”
南部地區該如何組團,才有利于該地區的發展?這個問題曾困擾著規劃設計師。規劃方案歷經多次修改,在最后上報南寧市政府審批的版本中,用簡單凝練的“一核”、“四極”、“兩廊”和“三軸”,概括了南部地區的空間發展布局。
“一核”是包括江南組團、良慶組團和邕寧組團在內的核心區,沿邕江東西拓展,起帶動整個南部地區發展的核心作用。
“四極”是指吳圩-明陽、那馬、大塘-南州和新江4個城鎮組團,位于中心城區外圍,是南北城鎮發展帶上的節點,構成南部地區城鎮發展帶上的4個發展極。
“一核”的3個組團,在定位上各有傾向,其中良慶組團的定位設置為“北部灣總部基地”,邕寧組團的定位包括“東部制造業基地和以內河港口運輸為主的交通中心”。
外圍的4個組團中,吳圩-明陽組團,將是以綜合居住、商貿、空港產業和新興產業為主的南寧市南部的空港新城;那馬組團將發揮自然生態環境優勢,重點發展生態旅游及服務休閑產業;大塘-南州組團是城鎮綜合居住重點開發區和工業發展重點開發區,未來城鎮化進程中城鎮空間拓展和容納城鎮人口的主要區域;新江組團,將作為南寧市南部地區遠景工業發展的主要后備組團。
【連接沿?!?/FONT>
“兩廊”銜接南寧與北部灣各城市
此次設計的兩個走廊式的發展帶,是為銜接南寧市與北部灣其他城市考慮的重要體現。
南北高速公路線路和蒲廟-欽州公路分別是連接南寧與沿海的主通道和第二通道。沿著這兩條主要通道,規劃設計師設計了兩條發展走廊——“兩廊”,分別是指“南北高速公路工業、物流綜合發展走廊”和“蒲廟-欽州公路綜合發展帶”。是根據交通軸線規劃布局產業和居住服務功能,以形成工業、物流綜合城鎮發展走廊。
還考慮在這兩條主要的交通軸線上,預留輸油和輸氣管道,以備未來的發展之需。
此外,與“兩廊”相對應的“三軸”,是指東西向延伸,以邕江內河航道、公路交通為主要依托的北、中、南3條發展軸,與“兩廊”垂直相交。此“三軸”,將是南部地區帶動東西兩翼縱深發展的重要支撐。
廣西金源置業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桂ICP備05009203號